红色是江西最鲜明的底色,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是“新长征再出发”的号角吹响地,在这片红土地孕育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近年来,江西深入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用红色资源滋养初心,让红色文化培根铸魂。行走在这片红土地上,一个个红色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故事讲述着为何江西红色文旅别样红……
资源“活”起来
湘鄂赣省赤色总工会、妇女会、临时法庭、无线电台暨石印局……走进江西修水县上衫村,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修水县是湘赣边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和爆发地,近年来,当地深入挖掘整合红色资源,通过修旧如旧的方式,对红色旧址进行修缮保护。同时,用以小见大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彭德怀的饮马槽”“三斗小麦做军粮”“将军桥上丢马鞭”等一系列故事,体现了军民鱼水情。
上衫村组建了一支由年轻干部、乡村教师等组成的讲解队伍,在为游客讲解上衫红色历史的同时,走村入户宣讲红色故事,让本地村民人人会说红色故事。“我们通过‘党建+红色+旅游+产业’的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红色教育体验项目走红军路、唱红军歌、吃红军饭、瞻烈士陵深入人心。”上衫乡纪委书记高升说,昔日藏在深山无人识的乡村,因为活用红色资源,如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选择回乡创业。2016年,村民吴维民回到上衫村进行旅游开发,去年10月,他开发的金龙山旅游度假区开始试运营,为周边30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旅游红了、日子火了,越来越大的客流量带动了油茶、茶叶等农副产品销售。村民经营的“红军食堂”以红米饭和南瓜汤为主打食品,年收入达10余万元。
产业强起来
近年来,吉安高度重视红色文旅发展,打造吉安城革命历史陈列馆、永新贺页朵誓词广场等一批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以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吉安段、红色名村等红色打卡点,并围绕吉安“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建设,实施井冈山红色旅游“引客入城”破冰行动,推动井冈山、永新、遂川红色旅游一体化发展,形成多条有故事、有内涵、有深度的“红色+”教学(旅游)精品线路。据统计,2021年,井冈山共举办红色教育培训班5396期,培训学员31.23万人次。
吉安市文广新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吉安市结合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旧址保护工程及国保、省保革命文物保护修缮项目,对近300处革命旧居旧址实施了保护修缮、陈展利用,充分发挥革命旧居旧址连片优势。吉安以大项目为支撑,重点打造推出“红色摇篮,山水吉安”经典之旅等8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大融合为推动,将红色旅游与研学旅行、乡村旅游、康养度假、文化创意相融合,不断创新红色旅游模式;以大开发为创新,打造更多有吸引力、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引进打造了实景演出《井冈山》、AR红色体验馆和红色教室等一批精品项目,将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市场“火”起来
在宜春市铜鼓县的秋收起义沉浸式体验中心,红色研学旅游以“秋收起义”为主题,采用沉浸式投影、VR等现代技术,情景再现毛泽东在铜鼓领导秋收起义的历史场景,一幕一剧一体验,为游客打造富有科技感、时尚感、真实感的红文化体验之旅。
铜鼓县曾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所在地,近年来,当地打造了一批集培训、体验、实践为一体的红色研学基地研学项目,同时,深挖红色资源,创作了以当地一家三代八口投身革命为题材的山歌剧《磐石》、讲述父子两代守护红色标语88年的话剧《守红》,复排了客家山歌剧《绣红旗》,让革命文物及其所承载的历史鲜活起来。2021年,铜鼓县共接待各类研学团队300多批,其中千人研学团队40余个,研学旅游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火种传下去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策应中小学“双减”政策推出了“四点半”红色课堂,20多名讲解员成为各中小学校的“红色文化辅导员”,先后走进瑞金市红井小学、金都小学、长征小学、华融瑞金希望小学等10多所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围绕革命历史、苏区精神、馆藏文物、伟人事迹、光荣传统等多个主题,通过“讲课+实践”“故事+理论”等形式向中小学生传递历史知识和红色文化,学生积极性高,家长反馈良好。
▲江西瑞金“四点半”红色课堂(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供图)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华融瑞金希望小学校园内打造了“苏区精神永放光芒”陈列展览馆,将“巾帼铁流——长征女红军”展览送进瑞金市长征小学常年展出,在瑞金四中利用贺龙入党处旧址打造贺龙入党专题展,创建各学校“红色驿站”……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以多种形式向学生讲述当地的红色历史故事,让学生足不出校就可以学习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引导青少年成为宣讲党史、弘扬红色文化的参与者和践行者。
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文旅故事,一幅幅不忘初心的感人画面,都是江西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老区不老,风华正茂,在江西南昌近日召开的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上,江西推出了26条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2022年“工作清单”,要求守正创新做好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让红色老区讲好文旅新故事。
关于我们 丨广告服务丨自媒体专项整治举报电话:0791-86849521丨邮箱:jxrbsjgjw@qq.com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0791-86847125 企业建站:0791-86847127 技术故障:0791-86849285 网络举报:0791-8684927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1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6号
赣网文[2021]1463-016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2
文明用户权益经营管理制度 未成年人保护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 视频直播安全播出管理制度
江西日报社大江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